兰海400电话400-819-1133

专家观点 ▏到底青春期有没有可能平稳过渡?

作者: 家庭教育者发布时间: 2019-10-09 来源: 上濒教育 关键词: 成长问题

成长问题青春期

文/泓宇(上濒活书阅读课程导师)

  本文内容来自泓宇老师的父母工作坊《谈之色变的青春期》

  我们说到生理发育会影响孩子们青春期的心理状态。有的爸爸妈妈对号入座后问:"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好像并没有出现那些“不正常”的情况呢,Ta很懂事呀,也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用爸妈管,情绪也好像挺平静的,很自然顺利地就渡过了青春期,包括上大学了也没像很多人说的“青春期不逆反,长大后一定会逆反”,都是很平静的呀~"

  有的爸爸妈妈一听更急了:"这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能过渡挺好,我家孩子为什么就“这样”了呢?"那到底青春期有没有可能平稳过渡呢?要了解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另一个角度再来看看青春期这个事儿。

  我们先来看一看爸爸妈妈们提到的青春期问题。

  在所有的家庭都一样吗?在城市和乡村都一样吗?在所有国家都一样吗?在所有的文化背景里都一样吗?在工业化社会和原始的部落都一样吗?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和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一样吗?

  已有的很多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显示,不同的环境里青春期的表现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西方很多研究会提到青少年的药物成瘾问题,在中国就比较少的发生。

  而有接触过农村的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乡村孩子的青春期表现更为两极化,一方面是有些孩子辍学,强烈的逆反;另一方面是一些显得更为“社会化”、“成熟”的大人形象,相比之下,城市里的孩子这种两极化没有那么明显。

  当然,这种比较只是大概的做一个对比,并不是绝对的规律。既然孩子的生理发育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这就是影响孩子青春期表现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环境的作用了。

  社会环境既包括大的社会背景,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小家庭。关于家庭的部分,涉及到孩子童年期的成长经历,这也是父母能够通过家庭的小环境来影响孩子的部分。这个涉及的内容较多,我们单开文另述。

  今天呢,我们先从大的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看青春期是否具备平稳渡过的条件。

  其实爸爸妈妈如果重新回想一下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您的孩子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很多不同。

  我听到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说,我们那个时候可没跟他们似的,现在孩子怎么了?

  的确,很多爸爸妈妈小时候都不用上补习班,也不用“文理兼修”、“十项全能”、培养“情商、领导力、思辨能力……”

  爸爸妈妈们那个时候和父母的沟通,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还要特意来上濒学习沟通方法,好像也顺顺利利地工作成家,长到这么大。所以,是现在的孩子更脆弱了吗?当然不是。

  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们面对的生活环境,您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

  最近有一个纪录片在教育圈特别火,叫《Most Likely to Succeed》(《极有可能成功》),讲述了美国的一所中学所做的项目制教学的教育创新。颠覆认知的创新教育神作,我花了184小时免费给你完整版

  这个片子为什么这么火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它说出了当下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大家对于教育的焦虑。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有可能取代重复性的简单脑力和体力工作,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变动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可以预期的是,唯有创造性的工作是难以被替代的。

  而且,即使是在现在,学会更好地沟通和表达,具备和他人进行良好的协作的能力,以及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发挥领导力,对同一个问题更具多角度地洞察和思辨的能力等等,这些核心素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也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跨领域的结合越来越重要。

  孩子当然不是天生就会这些能力,如果放在没有那么智能化的社会,即使不用接受大学教育、不用进行这些复杂的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培养,依然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凭借在工作上的熟练度和经验获得不错的职业发展。这是我们爸爸妈妈和再往前的父辈、祖辈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仅仅从职业和生活的角度来看,当时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技能相对没那么多。

  而现在,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能够自食其力,甚至对自己的人生还有一些选择权,比如更好的物质条件所提供的人生自由度可能会更大,孩子们必须要学习更多的知识领域,进行更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和各种学习机构,在成年之前做好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

  那么,这和青春期有什么关系呢?有,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部分讲到,青春期是一个童年期到步入社会的过渡期,对于孩子来说,独立尝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包括尝试承担责任、同伴交往以及独立做决策等等。

  但是因为要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我们的孩子就陷入到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非常需要独立做决定、进行各种像成人一样的社会化的尝试,比如尝试自己负担自己的经济生活,尝试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不同阶层不同圈子的人打交道,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社会。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要接受各种能力培养和训练的现实,他们非但在经济上要依靠父母,还被关在各种教室里,不能接触到真实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所有的社会认知来源于书本和成年人告知的经验。

  孩子事实上独立的时间被大大延缓了。所以很多孩子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尝试社会交往、职业探索,对社会和自己有更多的认知。

  所以,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最糟糕的是,经常处在一种想自主,却没有主权的状态。

  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冲突很多时候也来源于此,父母希望孩子更有自制力,能学会时间管理等等,但对于孩子来说,他开始有独立的需要,希望能有空间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探索,爸妈能放权给他,而不是被父母“监视”着怎样一步步达到爸妈理想中“需要达到”的成长目标。

  真正的探索是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如果没有社会背景下的生存压力,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探索、承担后果、再调整这样不断地尝试。

  但是现在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教育的决策是由爸妈来决定的,责任更像是爸妈在背负。

  所以有的孩子成绩下降了,着急的是父母,孩子反而不怎么着急,他虽然知道成绩的重要,却总觉得主权不在自己手里,自己不是“操盘手”,而父母的“掌控”更让他感到压力和不由自主,所以即使焦虑也不会表现出来和父母沟通。

  这就是社会环境下,孩子经历了更长的“学校训练期”所导致的。

  如果像父辈那样,不需要经历大学等教育,就能很好地生活,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可以自己有空间担负社会责任、自行探索而不用担心一步踏错就有严重的后果,父母和孩子的冲突会少很多。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和自己孩子的冲突,是不是大部分都和有独立意愿但是没有真正的自主权相关。毕竟,如果是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话,爸妈只在背后鼓励支持和引导就好,也不会这样战战兢兢害怕因为自己决策和教育不当,影响孩子的人生。

  说完因为接受教育被延缓了事实上独立的时间而导致的青春期问题,我们再来看一看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候的学校环境对青春期的影响。

  青春期,很多孩子都在完成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我们在讲生理发育的时候讲到,孩子这个时期会有很强的自我关注,也非常希望自己是特殊的,被大家都关注的,而且会有“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现象。

  这个时候孩子对同伴关系也非常关注,而且这个关注是和他在认识自己是相关的,他需要确认自己是不是被同伴接纳,是不是被喜欢,他要找到自己的小圈子和群体,这也是他在进入社会之前的自我探索和尝试。

  那么,这和升学过渡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就是,升学的过渡基本都是和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反着来的。升学是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让孩子接受符合这个年龄的技能教育的需要,但是牵涉到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组织的变化,从小学到中学,很多孩子会去到不同的学校、班级。而且,相比离考大学等人生规划距离更远的小学,中学毫无疑问有了更多的竞争。

  那么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变动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换位想一想。

  第一

  孩子这时非常需要对他个人的关注,包括对他的特殊性的肯定和引导;但现实是,到了中学,大家都在青春期,都需要个人关注,也都争抢希望能够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事务中,实现自己的特殊性的诉求。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相比在小学里大家相互之间可以彼此关注的状态,以及参与到班级和学校事务的机会来看,到中学以后他能够受到的个人关注是少的。

  而对于没有办法受到足够的个人关注的孩子,他的信心和对于学业的专注度、对环境的融入度都可能受到影响。

  第二

  这个时候孩子正处在关注自我、探索自我的时候,但是相比小学,孩子有了更多学业上的竞争压力,他对自我的探索和认知都因为无暇顾及而被延迟了。包括孩子这时可能出现的对自己的成长的迷茫,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究。

  我们讲生理发育的时候讲到,孩子这个时候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容易对生活有理想化的想象,但是这个时候学业的竞争压力让他们很难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验证和调整自己的自我认知。

  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对于自我的迷茫,开始怀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开始想自己要什么样的人生,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这些疑问在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环境,从各种渠道都得不到解答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自我的怀疑,对学习和竞争产生抵触。

  第三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关注自己是否被同伴所接纳,但是到了中学,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恰恰原本的同伴关系都被打乱了。

  原来在小学玩的很好的同学,可能没有办法在同一所中学,而新的同学,又需要重新建立关系。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重新建立关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即使对那些善于交际的孩子,这时候也会对其他孩子是否接纳自己比较敏感。这时发生的人际上的排斥等经历,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在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观念。所以,当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从小学到中学的升学过渡期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想要平稳地渡过这个青春期,从环境上来说,真的挺难的。

  结合上面我们说的社会的大环境,中学里学校的小环境,我们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孩子,确实面临着青春期波动更大的外在环境。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想要平稳渡过青春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动荡,再乖巧的孩子都会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有那么些或大或小的压力情况、情绪波动。

  作为父母,我们得尝试着接纳这个客观的现实。不是孩子们不像父母那个年代一样坚强勇敢、有生命力,而是他们生活的时代挑战更大、更未知、随机性更高,在青春期的时候要学习的也更多,但自主权却更小,自主的空间也更少。

  有爸爸妈妈跟我聊他的生活,说他很小的年龄都已经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职责,面临社会生存的压力了,现在他的孩子什么都不操心,就是学习还那么大压力,完全不能理解。

  我想,看完这篇文章,您应该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孩子,的确过早面临社会生存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但是能够自己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相应的自主权和掌控感也是高的。而且即使没有受过很高的能力水平的教育和训练,时代的红利期同样带来了好的经济收益。

  而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特定的时代发展的偶然性红利正在减少,未来通过教育和综合素养分层的社会正在渐渐形成。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未来的预期和担忧,却只能站在学校里,遥望不可预期、不知道会因为瞬息万变的科技而走向哪里的未来。一边是并不清楚现在的努力是否能收获一个期待的好的结局,一边是优秀的同龄人和信息化时代遍布的到处都是“精英”的竞争焦虑。

  最重要的是,因为从没有从多个面向上看过、体验和经历过社会,他们并不知道,除了在现在的这条路上之外,他们还有什么选择。

  对于社会的大环境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被裹挟者,即使看起来像是缔造者的人,也都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这个意义上,爸妈和孩子都是战友,我们都在努力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找到人生的平衡,努力生活得更好。既然如此,何不和孩子多一些彼此的理解和相互的支持,少一些评判。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们或许并不能完全彼此懂得,但是我们是可以尝试相互理解和支持,一起成长的家人。

  我们都很难笃定地说,我们给孩子的都是他未来所需要的,但我们可以对孩子多一些信任,毕竟,未来是需要他自己面对,而他最需要的其实是作为父母的你的理解与爱。

  有的爸爸妈妈问,孩子生理上就这么“波澜起伏”,我难道就对他的波动状态听之任之,顺应自然吗?我不能够改变社会环境,难道作为父母我竟然对青春期无能为力吗?

  当然不是,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哈哈,跟大家开个玩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妈妈是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的,即使他没觉得冷,但他还是穿上了妈妈希望他穿的衣服。

  这就是家庭这个小环境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做什么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归根到底都受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的影响最大。

  下一次,我们再来一起聊一聊青春期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到时,我们再来看一看文首的平稳过渡的青春期到底有没有可能存在,如果有,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家庭教育指导师加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