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说成长·世界读书日,给0-14岁孩子的100本书
家庭教育
近日,媒体拍到吴奇隆和刘诗诗三口之家一起游迪士尼。
刘诗诗戴着帽子口罩来到迪士尼与吴奇隆汇合,刚看到儿子就拿出帽子给步步戴上,路上刘诗诗还拿出手机给儿子拍照,吴奇隆则弯腰逗儿子。奶爸吴奇隆后来还将儿子“绑”在身上,即使画面模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温馨。
吴奇隆和刘诗诗因戏结缘,在拍《步步惊心》时互生情愫,于2016年3月举办了婚礼。
2019年4月29日,两人的孩子步步出生。
说起来,三口之家逛迪士尼的时候,步步刚刚8个月多一点。
其实不只是明星,很多爸爸妈妈也同样选择在很早就带着孩子出门看世界。
一对笔名叫芝麻/绿豆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女儿小薏米,从一岁多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上山下海”,不到六岁,她已经走遍了新疆、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上高山、走古道、进村寨、逛古城、追寻野生动物……享受着大多数孩子所不能想象的乐趣。
这样长大的孩子,在适应性、判断力、沟通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可想而知。
其实在国外,经常能看到一些外国人手推婴儿车,或者怀抱婴儿全家出游的场景。
日本的株式会社DeNA曾对1151名20岁以上的男女的问卷调查,第一次带孩子旅行的时候是几岁?
42.1%的人回答是“1岁未满”,75%的人回答是“3岁未满”。
实际上,航空公司规定,出生14天的宝宝就可以乘坐飞机,高铁和火车更没有对乘客的年龄做出限制。所以理论上,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出去旅行了。
很多爸爸妈妈之所以不想带孩子出门,大多是有三个理由:
1、记不住
孩子太小,看了什么都记不住,所以去了也白去,还浪费金钱和精力。
2、怕危险
小孩子出去爱生病,吃不好玩不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安全。
3、太麻烦
出去需要带很多孩子用的东西,大包小包的,而且大人还要全程照顾孩子,陪孩子太累,玩得也不尽兴。
记不住所以不出去?错!
科学研究发现:
1.婴儿在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个数目相当于成年人的1/10。
2.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约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
3.到了14岁,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人大致相当。
也就是说,从出生开始,脑突触就在快速发展,到3岁形成最高峰。
研究发现:外界环境通过感官对大脑的刺激对于突触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营养均衡,还应该有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刺激,鼓励孩子与陌生的环境接触,增加孩子与外界的互动。
怕危险所以不出去?错!
兰小海有个大学同学,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在说,打算去大理旅行。现在已经毕业六年了,前两天我跟他聊天,偶尔问起他的这项旅行计划,他居然告诉我,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
旅游有太多事情需要规划了,时间啊,旅伴啊,订票啊,路线啊……想想就头大,也就耽搁下来了。
我想,如果他从小时候起,就有多次跟父母一起出行的机会,那他绝对不会畏惧旅行,更不会缺少离开熟悉环境的勇气。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会面临着各种危险,然而我们也可以提前做好规避措施,如果因为怕危险就不出门,那就是因噎废食了。
怕麻烦所以不出去?错!
“怕麻烦”其实是大人的主观感受,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让孩子放弃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那需要调整的其实是大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让孩子开阔眼界究竟有多重要?
在《阿Q正传》里,鲁迅有过这样的描述:
“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
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
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70%的父母考虑过送孩子出国留学。但如果孩子的眼界从小没有得到延展,等他出国以后,感受到的定然不是新奇、开放,而很可能是不适应、不理解、不接纳,只能做一个可笑的“未庄人”了。
黄磊的女儿多多,对舞台的梦想从小就在心中萌芽。从两岁开始,黄磊孙莉夫妇就带着女儿参加话剧,走过了四十几个城市,演出了近500余场。
乐嘉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相当严苛。他曾经带着自己不到4岁的女儿,步行穿越了76公里的沙漠,希望女儿能够学会独立和坚持。
为什么明星们这么注重开阔孩子的眼界?知乎上有个回答也许能给我们答案。
在“见过世面究竟有多重要?”的提问下,有一个回答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
他说:“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